第1162章 毛遂自荐
汉道天下第一卷行路难第1162章毛遂自荐治国不易。
儒家的理想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治国在第三层。很多人的志向是平天下,实际上,能做到齐家已经很不容易了,更别说治国。
动不动就把挂在嘴边上的人,要么是根本不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,要么是只会打嘴炮的空谈之辈。
就像后世很多人连几口之家的小日子都过得紧紧收巴,偏偏觉得国家大事很简单,我上我也行一样。
刘协做了十几年皇帝,集结了两世为人的体验,哪怕是他一直致力于让三公去负责具体的事务,也清楚治国不易,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。
就提升马价而言,看似一道诏书就能解决的问题,却有可能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反应。如果不想朝令夕改,自打耳光,他就必须先考虑到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,至少做到心里有数,不会临时乱了阵脚。
所以,杨修这时候来觐见,要弹劾司徒杨彪,当然也不是让他立刻做出决定,而是事先吹个风,以便在一会儿的聚会上有所表示。
这样的聚会是难得的大聚会,不仅行在的各府寺官员要参加,来上计的各郡官员、计吏都要参加。但凡有一点消息,很快就会传遍天下。
刘协将文书转手交给大桥,让她作个记号,稍后提醒他细看。
杨修拱手道:
刘协眉头紧皱。
这可不是大义灭亲的时候,杨修是他相中的司徒人选,如果背上这不孝的名声,以后可就不好弄了。
况且在他看来,杨修完全没有必要露布上书。他知道杨修的功劳就行了。
杨修笑笑。
刘协一愣,随即明白了杨修的用意。
搞了半天,这小子是想随他西征啊。
刘协笑了起来。
刘协哼了一声,不置可否,甩甩手,示意杨修退下。
杨修愿意随他西征,的确是一个好帮手。只是如何说服杨彪夫妇,尤其是袁夫人,却是一个***烦。
那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老太太。某种程度上来说,甚至比袁术还棘手。
即使他是天子,也不觉得自己有十足的把握,能让袁夫人俯首听命。
——
杨修出去了,刘协一时出神。
荀文倩进来,见刘协若有所思,不敢打扰,放轻了脚步,问大桥是什么事。
大桥不敢说,只是露出歉意的微笑。小桥嘴快一些,刚想说话,就被大桥喝止了。
荀文倩见状,知道事情机密,不方便透露,也不多问。
她让大桥转告天子,唐夫人来了,想在宴会前请见,看天子有没有时间。
大桥正待回答,刘协却回过神来,看到荀文倩,便主动发问。得知是唐夫人,立刻让荀文倩请她进来。
一会儿功夫,唐夫人进来了,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姑娘。大约四五岁,圆脸蛋,大眼睛,粉嘟嗜的很可爱。
唐夫人牵着小姑娘的手,上前拜倒。「这是臣妾兄长的女儿宛,随臣妾父兄来行在见驾。臣妾甚是喜爱,就留在身边做伴,冒昧带到君前,
观瞻圣容。」
刘协忍不住看了荀文倩一眼。
荀文倩应该是知道这件事的,但之前没说,刚才也没说,这就有些故意了。
荀文倩耸耸肩,一脸无奈。
唐夫人从容说道:
刘协摆摆手,示意唐夫人别说了。
怎么听,都有一种悲凉的气氛。
但凡有一点可能,谁不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呢。
问了小女孩的名字,又聊了几句,刘协赏赐了两件小礼物,让荀文倩带小女孩到一旁玩会儿。
大桥、小桥也识趣的避开了,堂上只剩下刘协与唐夫人二人。
唐夫人有些窘迫,低头不语。
刘协斟酌了一下,说道:
唐夫人欠身道:
刘协连忙说道:
唐夫人含笑谢恩,随即又叹了一口气,说道:
刘协无言以对。
这话怎么接?
唐夫人起身。
唐夫人再拜而退,带着小女孩走了。
荀文倩站在一旁,看看唐夫人的背影,又看看心神不宁的刘协,目光微闪。
刘协转头看向荀文倩,一时茫然。
他还真不知道唐夫人最大的心愿意是什么。
钱财和地位对她来说都不重要,至少不可能是最大的心愿。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?或许是吧,但出于她的特殊身份,这个心愿注定无法实现。即使他是天子,也无能为力。
那她还想要什么?
刘协想了想。